明代皇帝的伙食不及清代,但开销为何比后者多出至少十倍以上?

发布日期:2024-06-14 21:28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
无论是在野史还是影视作品中,对于清代皇室奢靡的膳食都有各种描述,什么乾隆皇帝每次用膳108道菜,慈禧太后一日的膳食是万户百姓之费,等等。

客观地说就皇帝膳食档次而言,清代肯定是超越历朝历代的,不过就凭这一点也不足以证明,国家财政在皇室饮食方面的支出也最大。相反,清代皇室的膳食开支,可能还不及明代的十分之一。

明代皇帝吃什么?

明代皇帝的御膳似乎不像清代那样有着严格的限制,其排场也不是那么讲究。一般人认为,皇帝吃的一定是龙肝凤髓,实则不然。明代诸帝尤其是太祖、太宗两位皇帝,在吃的方面并不注重,朱元璋在位期间,其膳食水平十分朴素,有时和寻常百姓之家并无太大区别。

后世皇帝不像太祖、太宗那样,君临天下之后,凭借皇帝特权可以任意享受各地的贡品、时鲜,包括水陆珍馐、山珍海味。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皇帝用膳绝对不会有108道菜,最多也就几十道菜。

明代诸帝中,嘉靖皇帝属于典型的素食者,在膳食方面追求精致但菜品不多;天启皇帝专心木工,对饮食没有太多要求;崇祯皇帝即位之后提倡节俭,膳食也是极为简单朴素。

御史查阅了很多史料,很遗憾并没有发现明代皇帝的具体的御膳菜单,只是通过零散的汇总,可以得出明代皇帝在吃的方面不如清代皇帝讲究。

明代皇帝吃的没有清代皇宫好,并不意味皇室膳食方面开支少,实际上仅仅是皇帝本人的膳食部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,大头还是在庞大的机构开支和人工费用上。

明代御膳管理机构

明代宫廷御膳管理,分为内外两套衙门。外廷的管理机构有光禄寺、太常寺。内廷属于宦官衙门的有尚膳局,属于女官衙门的有尚食局。

光禄寺的职掌主要包括祭享、宴劳、膳馐之事。光禄寺所属有大官、珍馐、良酿、掌醢四署。大官供祭品、宫膳、节令筵席、藩使宴犒之事;珍馐供宫膳、肴核之事;良酿供酒礼之事;掌醢供油盐酱醋之事。

太常寺主管祭祀、礼乐之事。凡是与祭祀有关的饮食活动,诸如祭品的准备,都由太常寺负责。

以职责而言,明清两朝的光禄寺、太常寺并无多大区别,都是管理宫廷饮食的主要机构。但是人员配置方面就差的太远了。

明代光禄、太常二寺均设很多厨役,这些厨役主要是做什么呢?按照文献的记载是“以备御膳及各种宴会”,也就是说,皇帝的御史名义上也是光禄、太常二寺负责。

光禄寺的厨役额数,宣德十年定为5000名,后增加到6884人;嘉靖八年实际厨役的数额为5064人,三十四年减至3600名。隆庆元年,以3400名作为正式定额。

太常寺厨役数额,洪武初定为400名,后陆续增加,至弘治五年增至1500名。随后又时有增减,至万历十一年,以1300名作为正式定额。

光禄、太常二寺的厨役定额加在一起就有4900人,什么概念呢?就是说六部、都察院几乎在京所有衙门的职官,加在一起都没有做饭的人多。别的不说就他们的工资和伙食一项,也是十分惊人的。

皇帝所需的各种食材,除了贡品之外,其他都由礼部摊派至各省府州县,具体做法是折合银两上交礼部,再由光禄寺出银到市场购买。

仅牲口一项,宫中每年所用额定之数为:猪19060头、羊11000头、鹅32040只、鸡37900只、牛40头。

皇帝御膳另有出处

光禄寺的大官掌管御厨,为皇帝提供御膳,这本是朝廷典章制度所在。但明代皇帝饮食制度采用的却是另外一套办法,在光禄寺之外,宦官和女官同样负管理和操办宫内饮食。

道理很简单,光禄寺进献给皇帝的饮食,基本上都是寻常菜肴,也就是鱼肉牲牢。而且光禄寺厨役的烹饪技巧也很难恭维,通俗地说就是食堂师傅和饭店酒楼师傅的区别。所以明代皇帝,基本不吃光禄寺的饭菜。

明中期以后,皇帝连尚膳局、尚食局的饭菜也不怎么碰了,而是由司礼监掌印太监、秉笔太监或掌管东厂太监轮办。比如天启皇帝一日三餐,由太监王体乾、宋晋、魏忠贤三家每日挨次轮流办膳。

给皇帝办膳那是天大的事,每家都要将全国厨艺最好的人集中在一起,加上各种杂役一起,人数都在几百人上下。

表面来看,明代皇帝总体伙食标准不及清代,且菜品的采购成本也不会高的离谱。但是围绕皇帝饮食而设置的机构以及人员数量,却要远远超过清代。

清代负责皇帝御膳的是御膳房,连品官、侍卫带厨役,总共才二百多人;外廷光禄、太常二寺,其厨役人数四百人都不到。

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:清代皇帝吃的好膳食开支却不大;明代皇帝吃的一般,但开支或者说间接开支十分庞大。




Powered by 顺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